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家具•商》杂志温馨提示:采访、策划、文案、设计,品牌推广、内刊制作;企业、商场品牌招商等,为厂家找经销商;为经销商找品牌:为消费者找品牌!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内容推荐: ·“名企+良品”,认识... ·年会季来了 蝴蝶花开... ·斯可馨家居与居然之家... ·家居新零售:一个数万...

国内资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城市化率从18%迅速跃升至60%,人均居住条件及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然而,传统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面临瓶颈,一方面是各大城市交通拥堵、房价高企、人口老龄化等不断推高综合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则由于全球贸易环境变化及整体劳动生产效率长趋缓导致既往的产业链、经济发展模式亟待改变。

中国的城市化率预计未来十年内将很快由现阶段的60%攀升至75%,那么在这样的进程中,如何既有效控制“大城市病”,又能突破复杂大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作用呢?

01、打造智慧城市有助缓解大城市病,并扫清都市圈发展的诸多障碍

城市在智慧的过程中,将极大增加其对经济与人口的承载能力,而过往我们担心的各种大城市病,也将随着城市智慧能力的增长而有效缓解甚至消亡。下一阶段的种种科技发展与应用改进也势必使得日益丰满的城市在规模越大的同时,氛围越安全、生活更便捷、环境越环保。

比如,基于5G网络技术的智慧交通体系,将使我们日常通勤时间从45分钟甚至1个小时,缩短到2-30分钟以内。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和智能电网的快速覆盖,将极大降低大城市产生的能源污染和温室排放。而大数据、AI、人脸识别、图像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能有效控制城市各类突发乃至恶性事件的发生,社会安定将进一步巩固。

图:全球各大城市的通勤时间对比

资料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正由于各类智慧科技的研发应用促使各大城市的管理能力有了可见的大幅优化,使得近年来区域发展的决策明显改观了过往二三十年城市化策略实施的效果。从之前的东中西平衡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在地小城镇化,到现在更加依赖都市圈和城市群,尤其是超级城市群,种种优化变革背后的关键推手无疑是巨大的科技赋能,这样才使得城市越大反而越好管理。

也正是破解了曾经的城市扩张瓶颈疑惑,“核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区域发展路径才被广泛确认为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核心发力点。

  图:智慧城市可改善了六大领域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通过互联互通的联结效应,都市圈与城市群既能保持大城市的集聚优势(人力、企业、资本等),其各类经济活动又能在区域上合理调配(比如卫星城可以消化核心城市的传统产业外溢,确保核心城市承载更多高附加值的产业内容)。拥有高效的以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城市内部立体交通等路网体系,以及互补型产业供应链、组合化区域发展政策、强大的人口基数,目前已成型的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超级城市群已承担着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的重任。

02、新基建能极大强化超级智慧城市群的火车头效用,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并激发创新体系构建,有助于中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此番提出的全国范围的新基建工作,与以往传统的工业崛起获益有本质区别。传统基建基于工业时代,以提供客流物流的便利性为主,而新基建根本指向的是广域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因此前者离产业较远,多由政府投资乃至兜底,投资大回报低,而后者与产业紧密相连,一般由市场主体自主投资,规模不一,回报周期相对较短。

进一步说,前者是城镇化1.0版本,奠定的是城市经济的基石,后者是城镇化的2.0版本,建设的是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琼楼玉宇,拉开的是新经济的序幕。

去年开始坊间热议数字经济,进而引申为几大重点投资领域,如工业互联网(5G、云、物联网等)、产业数字化(无人驾驶、智能物流、智能电网、大数据金融等),以及智慧城市新生活(智能家居、远程医疗、体验式服务及消费等),凡此种种最终都是落脚到智慧城市及超级智慧城市群上。

黄奇帆在今年财新夏季峰会上也提到:

到2025年左右,5G、数据中心的投资规模均会达到万亿级别。更重要的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网络,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在内,将形成五位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有机体系,共同生成在5G基础上,成为一个类似于人的智能生命体。

多年来,消费互联网领域(以个人为用户、以日常生活为应用场景,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消费需求而出现的互联网类型)内的竞争格局已逐步趋向稳定,行业集中度也逐步提高,于是在行业发展减速之际,大家把目光纷纷集中到了产业互联网领域。如果说消费互联网市场目前只能容纳不多的几家万亿级企业的话,那么产业互联网领域则可能孕育出几十家、上百家巨无霸(美股前20位上市公司有7个产业互联网公司的市值,约占全美最大规模20家上市公司市值的50%),这样的前景很多人都看到了。

在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等领域多年来政府基本都在给政策、给资金,希望行业企业尽快转型成长,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自身变革的难度极大,即使有成长,其周期与跨度都更长,现在通过新基建的“大环境改造”,很有可能倒逼行业提升、企业创新,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这些变革的企业也好、新成长起来的企业也好,它们选择落地的城市或城市群,相信几乎都会与新基建的投向区域高度重合,这是基于大部分城市在投入新基建项目时,既要考虑城市已有的产业发展基础,也要考虑未来如何培育孵化优质企业。打造智慧城市的过程,同时也是培育孵化产业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把有形的基础设施与无形的先进技术相融合的过程,往往要持续几十年。

总结

技术每三四年就会迭代跃迁,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本质就是一个科技进步的过程,创新体系的建设也就势必需要紧密相随。这其中,以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大实验平台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高度融合的过程中,又能强有力的激发创新动能,最终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的既定目标,将中国送入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车道。 

来源:中安网

 来源:安防知识网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家具商微信公众平台

法米欧家具

慕驰家居

侨利家具

纬图家具

致木家具


友情链接
商界杂志 一览家具人才网 涂料博览网 家具产业报 户外家私网 好的网 中商建材网 土巴兔装修网 红木展 成都展 福州展 中国古典红木家具 悦读通 中国家协网 互讯网 人民 新华 凤凰 新浪 搜狐 网易 搜房 消费点评网 家居人物 太平洋家居网 美乐乐装修网 美乐乐 广东家具网 家具迷 陶瓷家居网


 中国水漆网    广州展    东莞展    上海展    深圳展    龙家展    成都展    苏州展    青岛展    西安展    上海家博会    福州展  

电子杂志 | 动态资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本网站由佛山市家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电话:0757-23387517 手机:18925901520 邮箱:jjs10000@126.com 客服QQ:43284868
制作单位:佛山市传世网络有限公司 电话:0757-22303196 粤ICP备12006561号